从docker到istio之一 - 使用Docker将应用容器化
文章目录
前言
容器化,云原生越演越烈,新概念非常之多。信息爆炸的同时,带来层层迷雾。我尝试从扩容出发理解其脉路,经过实践探索,整理形成一个入门教程,包括下面四篇文章。
- 从docker到istio之一 - 使用Docker将应用容器化
- 从docker到istio之二 - 使用compose部署应用
- 从docker到istio之三 - kubernetes编排应用
- 从docker到istio之四 - istio管理应用
这是第一篇,容器化应用。当然作为入门教程,只尝试介绍清楚为什么用它,它能够解决什么的问题,它是怎么操作的一条线。至于如何由点及面,深入理解,则内容繁杂,个人能力有限,容后再谈。
开始之前,先看看相关概念/组件词云,体会一下头大的感觉:
docker
docker是什么?docker能够做什么?
Docker这种轻量级的虚拟方案,每台机器节省一点资源,海量的机器会节省巨大的资源,所以云计算厂商都在大力的推动容器化云平台。大厂的推动,又必然促进研发体系的变更。
个人认为,docker还有一个特性:跨语言的沟通桥梁。程序开发分工越来越细,不同语言之间鸿沟也在扩大。一个前端想部署后端服务作为本地调试,一个php程序员部署一个Java后端中间件,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。docker却可以便捷的担起这种沟通桥梁,简单的下载镜像和启动容器两步,上手毫无压力。
应用容器化实践
应用准备
创建和进入目录 mkdir docker2istio/app && cd docker2istio
如无特殊说明,下文演示都在docker2istio目录
app/app.py 是一个基于 flask 的网页app。功能很简单,收到访问请求,响应页面访问次数,页面访问次数数据存储在redis中。
|
|
制作镜像
使用 app/Dockerfile
文件制作镜像
|
|
使用 docker build -f app/Dockerfile -t flaskapp:0.0.1 app
编译镜像文件
启动容器
启动容器前先使用 docker network create -d bridge flaskapp-net
创建一下docker内部的app网络。
创建docker内部网络,可以让docker的container直接直接连通,不用通过端口暴露本地网络再连通。
然后依次:
-
启动redis
docker run -d --rm --name redis --network flaskapp-net redis:4-alpine3.8
-
启动app
docker run -d --rm --name flaskapp --network flaskapp-net flaskapp:0.0.1
-
启动nginx
docker run -d --rm --name nginx --network flaskapp-net -p 80:80 -v $PWD/nginx:/etc/nginx/conf.d nginx:1.15.8-alpine
其中nginx的 nginx/default.conf
文件内容如下:
|
|
可以看到server flaskapp:5000;
实际上就是访问的 app 的容器名称, 由--name flaskapp
定义;5000是flask默认端口。同样app.py中redis = Redis(host='redis', port=6379)
也是如此。
测试应用
先检查一下容器, docker ps
可以看到三个容器 :
|
|
然后访问服务 curl http://127.0.0.1
|
|
应用部署完成,服务正常使用。
容器和原生的比较
安装
以redis为例,简单对比一下原生和容器的安装。下面内容是来自 install-and-configure-redis-on-centos-7 的 redis安装指南
|
|
需要3步,还不涉及权限,账号,冲突之类的问题。
而容器化的redis,则只需要1步:
|
|
可见一个应用,使用容器化方式部署是非常容易的。
扩容
对应用进行扩容,增加一个app:
docker run -d --rm --name flaskapp1 --network flaskapp-net flaskapp:0.0.1
然后调整 default.conf
|
|
重启nginx容器 docker restart nginx
,检查容器启动情况,变成4个容器了:
|
|
访问服务,测试扩容结果:
|
|
清理
测试完成后,清理容器 docker stop nginx flaskapp1 flaskapp redis
,清理网络 docker network rm flaskapp-net
。容器启动时候 --rm
option,会在容器完成(stop)后,自动清理释放。
总结
对比整个过程可见,容器相对于原生:
- 命令通用。不同的服务,都是使用
docker run 镜像名称
, 跨平台centos/ubuntu/windows。 - 可维护性上升。
Dockerfile
描述镜像,封装完成后的镜像文件push/pull。 - 扩容方便。
- 清理方便。
当然,Docker
也有一些问题:
- 手动挡。手动控制容器启动顺序,手动控制容器名称,步骤多。手工扩容。
将容器从手动挡升级到自动挡,需要使用 compose
, 也是docker家的。
相关组件
- CRI
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 容器运行时接口,Docker的容器只是其中实现之一。
Kata Containers is an open source container runtime, building lightweight virtual machines that seamlessly plug into the containers ecosystem 。
- Harbor
Harbor is an open source cloud native registry that stores, signs, and scans container images for vulnerabilities. 开源的镜像仓库。
- Containerd
containerd is available as a daemon for Linux and Windows.
附一张架构图
文章作者 shawn
上次更新 2019-05-17